您的位置:首页 > 清廉建设
清廉广西建设 | 八桂廉吏·于成龙:不以温饱为志只求无愧于心
  发布时间:2022-09-23 11:09:37  来源:方志广西   作者:方志广西   


在罗城九万大山的边缘,一条布满历史沧桑的古官道,从古代的风云延伸而来,绵延在人们对于公无尽的敬仰之中,这便是于公古道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古道石板桥

这位于公就是中国历史上清正廉洁的楷模于成龙,而罗城便是于成龙清廉卓越仕途生涯的起点。在罗城,于成龙实现了一个儒者的最高抱负,将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人间乐土。罗城的经历对于成龙影响最深,他自己也曾说:“吾一生得力,在令罗城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罗城成龙湖公园的于成龙石雕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千里赴任 志存高远

于成龙(1617—1684年),字北溟,号于山,清代山西永宁人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时年已44岁的于成龙,不顾亲朋的阻拦,舍妻别子,怀着“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,誓勿昧天理良心”的信念,接受清廷委任,变卖部分田产,凑足一百两银子盘缠钱,雇佣五名身强力壮的仆人,赴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任知县。

罗城地处融江、龙江之间,四周是深山密林,气候潮湿,经常流行瘟疫;当地各民族杂居,械斗不断,社会动乱不安,凋敝萧条。因罗城局势未稳,盗贼横行,之前的两任知县一个被杀、一个逃亡,再派的不敢赴任。

于成龙到罗城时,城内只有六户居民,数间草房,三间县衙也是断壁残垣,杂草丛生。他和五名仆从只能寄居关帝庙中,过着“三餐食野菜,四壁透冷风”的日子。不久后,同来的五名仆从或死或逃,而于成龙也因数千里的颠簸,加上水土不服,到任不久就身患疾病。困境中的于成龙置生死荣辱于度外,蓬头赤脚与各民族群众打成一片,凭借其坚强的意志,扶病理事,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重典治乱 减税安民   

如何治理好罗城?针对发展经济中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,于成龙先后制定实行了“编保甲”剿匪平乱,“革大耗”惩治腐败,“禁盗贼”安定社会,以及开办公学等一系列举措,使得罗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明申保甲,整治匪患。于成龙先是召集官吏,安抚百姓,明确和重编保甲制度,采取“治乱世,用重典”的方法,大张声势地“严禁盗贼”,一旦有匪患发生,及时抓捕归案,审问清楚就立即处决。对于顽固抵抗者,坚决打击,毫不手软。如此三年,罗城境内匪患逐渐肃清。

减轻徭役,发展农业。于成龙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减轻百姓的赋税,推行“减盐引”,严惩腐败的盐吏,查封奸商,鼓励流商参与竞争,不允许官商独家经营,很好地稳定了盐价与物价,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;另一方面鼓励百姓积极发展农业,采取“勤而获者旌其门,惰而荒者群言以辱之”的方针,使罗城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。

兴办学校,移风易俗。于成龙作为儒家文化的拥护者和推广者,自然也十分重视当地的文化教育建设,面对罗城民风犷悍,百姓受教育程度低的情况,他开始建设“学宫”,面向瑶族、壮族农民家庭广收学生,亲自登坛授课,同时大力革除旧习,移风易俗。

经过几年的整治,罗城民风尚学,百姓安居乐业,一跃成为广西楷模,政声绵远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廉洁奉公 名留青史

除了治县政绩突出,当时于成龙的清廉更是在罗城家喻户晓。

在罗城为官期间,于成龙除了朝廷俸禄外,分文不收。于成龙的住所只是三间破屋,没有厨房,只在案边设灶,晚上头枕钢刀而卧,以防野兽袭击。他身边的仆从忍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,有的病死,有的发疯,有的离散,最后只剩他孤身一人。当地百姓见他生活窘迫,便时常过来关心和周济他,但都被他一一拒绝。

一次,于成龙之子前往罗城探亲,百姓听闻后,一起奔赴县衙,把他团团围住,问寒问暖:“阿爷的亲人到来,好带些当地特产,回去慰问家人。”于成龙笑道:“此去我家六千里,他单独一人携带物产,实在是一种连累。”说罢,便挥手让百姓带走。任凭百姓如何劝说,于成龙都坚持拒收礼物。

清康熙五年(1666年),于成龙作为工作人员前往桂林参与“乡试”科考大典,他只身一人穿着破旧的官袍前往,其“敝衣垢缕”的形象,在“美服盛饰,兼从姣好”的州县官中显得格外寒酸,因此也受到同僚的奚落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,于成龙离开罗城远赴合州任知州,窘迫到没有赴任的路费。

离开罗城后,于成龙历任罗城知县、湖广黄州府同知、武昌知府、黄州江防道、福建按察使、福建布政使,清康熙二十年(1681年),升任江南江西总督,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兼任江苏、安徽巡抚,不久便在任上去世。家人在清理他的遗物时,发现唯一的遗物仅是一个竹箧,箧中只有一套官袍和几罐盐豆豉。于成龙一生勤政为民,不但把俸禄全用来救济百姓,还把仅有的一匹供自己乘坐的骡子卖钱用以救济灾民。

因于成龙曾给探望他的长子半只鸭子几只红薯在返乡路上充饥,因此得名“于半鸭”;也因其在各地做官,从不带家眷,生活简朴,居室简陋,每餐都是粗粮加青菜,人称“于青菜”;又因其痛恨贪官污吏,善于处理悬案、冤案,人称 “于青天”。居官二十三年,于成龙以廉能著称, 三次被举为“卓异”, 康熙帝赞誉他为“天下廉吏第一”。清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,朝鲜族人金岳到罗城任代理知县,感怀于公事迹,在其进入罗城的双合古道上,留下了苍劲的“于公旧治石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于公旧治石刻

在于成龙的宦海生涯中,他始终坚守“清、慎、勤”之风范,自甘淡泊,清正廉明,一心为民,两袖清风,深得百姓爱戴和朝廷赏识,虽然他没有给后代子孙留下物质财富,却让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清廉品格流芳百世。